【医药行业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围绕拓展零售药房社会功能、打造现代医药物流体系、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等方面,新华网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,国药集团国药控股党委书记、董事长于清明】
新华网:对于以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您有什么建议?
于清明:医药物流一头连着企业、一头连着医患,一头系着经济、一头系着民生。打造现代医药物流体系,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,也是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重要支撑。
为加快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体系,提升药械的可及性,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我建议:尽快推进全国医药物流跨省设仓、多仓协同模式, 建立全网全程数智管理平台,形成“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标准、统一质量、统一运营”,物流、商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,互联网、物联网、车联网分工合作、高效协同、绿色环保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,同时建立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医药流通监管模式。
新华网:医疗器械是生命健康产业重要领域之一,对于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发展,您有何建议?
于清明:近年来,在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加快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政策的激励之下,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创新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,创新创业热情十分高涨。
我建议,组织跨领域联合创新,夯实高端医疗器械工业基础;推进电子信息、通用机械、新材料、新技术等领域与医疗器械行业融合创新;依托领先企业建立联合创新平台和制造基地,加强整机、原材料、零部件全产业链科技攻关,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,建立各细分领域的特色产业聚集带,持续提高产业集中度,强化质量、品牌建设,大力支持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临床应用。
新华网:今年您仍十分关注零售药店发展,为满足民众新需求,您认为药品零售行业应该在哪些方面拓展服务?
于清明:零售药店是与居民距离最近的健康守护者。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、慢病患者增多,以及“双通道”、网售处方药等政策的实施,加之居民购药方式的改变,公众对药店的需求正朝着大健康管理的内涵拓展。
我建议,将零售药店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使其承接分级诊疗及公共卫生服务;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,拓展服务新模式,如养老服务、送药下乡等;同时,加快制定新零售模式配套监管制度,使智慧药房等先进的新零售模式为百姓带来更多便利;建立药品零售储备体系,缓解应急医药物资保障“最后一百米”的问题。